作为一个“汽车小白”,我在写很多汽车稿子的时候,经常会有一头雾水的感觉。但有一个名字除外,那就是大名鼎鼎的 GT-R 。
第一次见识到 GT-R,还是在电影《头文字D》里(私心说一句:这部电影真的汇聚了太多当年处于颜值巅峰的男神,我每年都要拿出来回顾一遍,真的养眼!),余文乐饰演的中里毅,开了一辆黑色的 1989 NISSAN SKYLINE GTR R32。
让我们来看看电影中阿木对 GT-R 的深深执念。
《速度与激情》6
保罗·沃克驾驶 GT-R 与老大的道奇挑战者对飚
后来看《速度与激情》,发现保罗·沃克演的布莱恩,也对日产 GT-R 情有独钟。1999 Nissan Skyline GT-R R33 的每一次出现,都让人肾上激素飙升,存在感绝对不亚于几位主演。
1969 年诞生的日产 Skyline 2000GT-R
拥有众多拥趸的 GT-R,是无数人心目中的传奇,更是很多改装车爱好者的最爱。
1969 年, Nissan Skyline 2000GT-R 刚诞生时,定位就是一辆“赛道型街车”。此后,Nissan 就不曾在其性能提升上做过妥协,一举创下 3 年 50 场的不败纪录。
堪比超跑的 GT-R R35
到 2007 年,GT-R R35 终于在纽博格林赛道跑出震惊四座的 7 分 21 秒,成功跻身 0-100km/h 加速 2 秒俱乐部。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GT-R 拥有了“东瀛战神”的美誉。
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去年 “GT-R R35 可能在 2022 年停产”的消息一传出,就有好多人发文“梦想没了”。足以可见这款车的分量。
第一辆 DATSUN
事实上,除了 GT-R ,有着 87 年历史的日产,还创造过很多个值得铭记的瞬间。
1933 年,日产成立,次年在横滨建厂,生产小型货车 DATSUN 。最初几年,并不算太顺利,但日产并没有显示出任何被打倒的迹象,而是积极寻求各种出路:做精准调研、对原有车型进行更新,并在技术上狠猛打。
1952 年,日产与英国 Austin(奥斯汀)汽车进行技术合作,开发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的 Datsun 210 型轿车,之后的 Datsun 1000 还一举在 1958 年举办的澳大利亚拉力赛中夺得桂冠。
这是日产走向国际舞台的开端。
备受美国人民欢迎的日产 Fairlady Z - 240Z
更大的转机发生在美国。当时的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汽车工业最繁华的国家。从无人问津到站稳脚跟,日产只用了短短十年。靠的依然是过硬的技术。
强劲的发动机、极低的油耗、优越的操控性感,使日产 Fairlady Z - 240Z 一举成名。仅 1971 年,美国就进口了超过 45000 辆 240Z。
随后的 40 年,是当之无愧的日产时代。
Nissan (ニッサン)是日语 “日产”的罗马音形式,翻译过来就是“以人和汽车的明天为目标”。
近一个世纪以来,日产一直以此为目标,通过不断的技术变革推动汽车行业的创新与进步。
2003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,东风日产也延续了品牌的技术基因,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。将“人·车·生活”有机结合,怀着以人为本、客户至上的理念,力求打造“会思考,会呼吸,会沟通”的智能出行伙伴,不仅要让用户拥有更舒适安全的驾乘体验,也要创造出更有温度的美好便捷生活。
今天是 5 月 18 日,也是国际博物馆协会发起并创立的博物馆日。
东风日产非常应景地筹划了一场特殊的展览,一次性放出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车型图片,其中一些虽然已经停产了,但仍不妨碍它们作为经典存在于记忆中。
现在我们建议您横置手机,与我们一起“云逛日产博物馆”。
看完这个线上展,我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:如今,随着汽车越来越普及,我们也越来越对车习以为常。有人关注性能、安全性、性价比,有人在乎设计是否好看有个性。
但纵观整个日产的历史(鉴于篇幅所限,上图并没有完全展示),你会发现:
一辆值得称道、经得起反复检验的车,一定是综合实力过硬的,一定是牢牢将作为用户的“人”的需求放在核心位置的,一定是坚信技术的力量、走在时代前沿甚至远超越于时代的。
这样的车,一定是有灵魂,有温度的。
在过去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,日产通过一次次的技术革新,实现“人与汽车的明天”的美好愿景。
东风日产延续了这种精神内核,并不断丰富、拓展“人·车·生活”的外延。以日产智行科技为核心,面向未来,深耕智能驾驶、智能动力、智能互联三个方面,不断在纯电驾驶、动力、脑控等技术领域做出宝贵尝试,探索着人车合一的智行未来的更多可能性。